淬火機床的工作原理
淬火是指利用高頻電流(30K-1000KHZ)使工件表面局部進行加熱、冷卻,獲得表面硬化層的熱處理方法。這種方法只是對工件一定深度的表面強化,而心部基本上保持處理前的組織和性能,因而可獲得高強度,高耐磨性和高韌性的綜合。又因是局部加熱,所以能顯著減少淬火變形,降減能耗。淬火機床廠家正是因為高頻淬火擁有上述這些特點,因而在機械加工行業中廣泛被采用。
淬火機原理
高頻淬火機采用感應加熱,工程師解釋感應加熱的原理是:工件放到感應器內,感應器一般是輸入中頻或高頻交流電 (1000-300000Hz或更高)的空心銅管。產生交變磁場在工件中產生出同頻率的感應電流,這種感應電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勻的,在表面強,而在內部很弱,到心部接近于0,利用這個集膚效應,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熱,在幾秒鐘內表面溫度上升到800-1000oC,而心部溫度升高很小。
淬火機安全操作規程
1、操作者必須熟悉機床的一般性能和結構、傳動系統,嚴禁超性能使用。
2、裝夾定位套,切忌不可漏裝,這樣曲軸會定位不準;
3、淬火的首件應作自回火溫度檢查、硬度檢查、磁粉探傷檢查;發現檢查結果異常應及時報告技術人員,并要求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淬火工藝參數調整;
4、 工件淬火前必須清理干凈冷加工殘留的鐵屑、油污;
5、 感應器噴水器應每周清理1次噴水孔;
6、 嚴禁非專業人員對設備的各系統、工藝參數等進行調整;
7、 淬火機床廠家工作完畢后,應切斷電源,清理工作場地,保養好設備。